当前位置:首页 » 贷款资金 » 外汇存贷款下降后资金运作新情况
扩展阅读
贷款借10万利息多少 2022-01-05 22:38:32

外汇存贷款下降后资金运作新情况

发布时间: 2021-11-18 23:39:49

❶ 什么是通货膨胀,是怎么形成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股市下跌对我们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影

什么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实行低利率政策,减轻企业贷款、融资成本负担,释放居民储蓄,鼓励和扩大消费;实行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促使信贷资金,快捷、顺畅地支持经济发展。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其实,在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方法

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既要从根本上稳定物价预期,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政策操作,努力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

周小川在报告中介绍了下一步七大金融宏观调控工作:

一是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监测及应对工作机制。

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演变的监测,重视与其他主要央行的沟通。加强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及时制定完善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努力避免和减少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二是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

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制定完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应急预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优化信贷结构。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根据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调整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将总量调整和结构优化相结合,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三农”、就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指导,确保贷款投向符合信贷政策要求。

四是结合地震灾后重建进展情况,制定金融支持政策。

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在坚持商业化运作和风险可控原则下,积极满足灾区信贷资金需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房重建贷款指导意见,通过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住房重建的有效贷款需求。继续通过支农再贷款增强灾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研究拓宽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的使用范围。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兑付的政策扶持力度。

五是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监测机制,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简化和规范住房贷款制度,理顺住房消费贷款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科学评估房地产业的风险,在完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促进房地产信贷市场平稳运行。

六是加强价格杠杆工具调控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实施调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更多地发挥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积极推动外汇市场发展,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七是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我国金融体系。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管理,完善针对不同流出流入渠道的管理措施,防范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对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对外投资体系。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其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确定十项措施是: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 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政府投资将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市场信心将会进一步恢复,我国经济完全能够保证平稳较快增长。”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

扩大投资规模优化结构并重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在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再度启动。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

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货币政策已灵活审慎调整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其实,在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

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央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民生工程作扩大内需重点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国家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加快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大事、实事。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通过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重大基建为经济发展添后劲

这次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未来我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增值税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重复征税因素,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励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认为,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必将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也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
宽松型货币政策的实施策略1

宽松型货币政策是指适度放宽对货币供应量的限制,充实市场的流动性;通过调低利率水平,降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央行目前的措施是有效的,在对市场流动性的阻吓心理形成后,小幅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既可以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又迎合全球金融政策调整。对近期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建议有:

1、正视通货膨胀的输入性。

央行和国内其他权威机构都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压力是输入性的,并且其“输入”后并没有引发中国经济的系统性危机,而只是与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相结合, 形成了结构性通胀压力。如果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压力的认定成立,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暴发的大背景下,输入性通胀压力的源泉已经或即将发生剧烈的变化,通胀压力的“输入”已经变得不可持续了。而国内的结构性通胀压力自然有结构性的政策措施予以纠正和控制,作为对总需求有直接影响的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可以在通胀率尚在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去应对新的外部冲击和总需求扰动等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与国家反通胀的政策主旨相背离。

2、参与全球金融政策协调,适度调低利率。

央行实施降息的政策同时兼顾内部和外部经济调控的效果。内部效果主要是指降息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生产积极性,并适度补偿企业劳工和生产资料成本的提升;外部效果是指在全球主要国家都处在降息周期时,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名义利率,容易激励外部游资继续涌入中国,持续抬高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泡沫,形成新的风险源泉。此外,适度的降息并不会导致国内现行通货膨胀压力和房地产等资产泡沫的重新加剧。降息在现阶段主要刺激的是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明显,不会直接引发新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对于房地产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适度的降息可以逐次击发各个层次的有效需求和供给,避免“断供潮”的发生和房地产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3、提高中小金融机构的自救能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直接作用于银行系统的高能货币,对于紧缩银行的信贷资金的效果明显。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中小银行的海外投资纷纷出现风险,甚至已经形成了巨额损失,这一损失使本就资金规模有限的中小银行资金链崩紧,企业的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束缚。为避免来自银行领域的流动性紧缩,央行需要根据危机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的贷款发放和盈利水平,提高银行的自救能力。

4、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化的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发挥了重要的援助和缓冲作用,而在欧美及东亚各国的救助政策中,提升存款保险上限对于保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都有着明显的效果。我国的银行体系事实上拥有着国家给予的隐性主权信用,这种信用即使银行在其经营中存在明显的“道德风险”,又使财政承担了过多的义务和责任。适时探索中国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兼有保障和监督性的存款保险机构应是央行在下一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
美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2

宽松货币政策孕育泡沫雏形

之前美联储向市场注资、降低贴现率等措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举措,受深层次中长期风波影响,美联储不得不采取超预期的利率政策。这使得市场意识到美国经济受信贷危机影响已超出早前预期,美国货币政策再次由紧缩向扩张转型。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一般而言,在经济上行阶段,应采取旨在控制通胀的紧缩政策,而在经济下行阶段,则应采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政策。美联储降息显然遵从着这一规则,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有悖于维持物价稳定目标下货币当局最重要的调控理念。

降息弱化金融市场风险调控

降息导致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进一步弱化。对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来说,市场泡沫破灭在宽松货币政策扶持下可能并不彻底,前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已经使得市场风险再度重现,如9月8日当周的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申请增长率为5.5%,继续高于8月31日的1.3%,美联储大幅降息无疑会给房贷市场持续扩张创造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为今后风险埋下更深的隐患。货币体系稳定形成冲击。事实上,美联储宣布大幅降息后,美元持续贬值,并一度创下历史新低,非美货币走高,套利交易盛行。美元中长期贬值无疑将加重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三个层次的内涵,而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将恶化这三层内涵,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形成极大冲击。金融市场诸领域充当膨胀分子用长期眼光来看,美联储出人意料大幅降息的举措是相对激进的,未必会有利于未来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最终可能对美国经济实体构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逐渐消化此次降息效应后,国际金融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恐慌。美元汇率的信心的缺失、市场恐慌心理的增加有可能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全球金融风险扩大、竞争压力上升,其结果可能会增加未来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加深金融危机。

信贷危机根源难以化解

从货币市场来看,美国次级债问题已经使得全球贷款成本上升,致使许多投资债务证券的基金和银行出现巨额亏损。这时候降低借贷成本,可能会缓解信贷紧缺的压力,但由于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价值和品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抵押贷款损失的直接原因就是数年来的超低利率和宽松的放款条件,因此,在运用结构金融工具的背景下,过度放款、过度杠杆操作促成了金融体系的高杠杆状况。然而这些金融体系的固有问题并非一次降息就能解决。近期全球主要央行未能促使商业银行恢复互相拆款的信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市场的流动性尚未恢复到8月信贷危机前的状况,这令市场对央行在金融市场上的调控能力产生怀疑。

美元贬值加速非英货币升值

从汇率政策角度分析,美国降息缓解了亚洲对美国经济放缓将抑制出口需求的担忧,从而支持对亚洲商品的需求。美国是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如果美元处于疲势时间过长,亚洲决策者可能将面临本币升值加快,美元资产贬值以及出口受损等局面。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明之际,亚洲决策者有必要关注本币升值过快问题。

他国货币政策受到限制

美联储降息传递了经济陷入衰退的信号,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暂缓原升息计划,为呼应全球信贷危机向金融体系大量注资。鉴于全球信贷紧缩危机开始冲击更广泛层面,欧洲央行可能会于年内放松银根。而随着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回落,诺森罗克银行(Northern Rock Bank.)挤提事件的出现,流动性问题促使英国央行暂停加息。日本央行则正在等待更多数据来证明美次级抵押贷款问题不会危及央行对日本经济温和成长的预估,目前隔夜拆借利率交换合约显示,日本央行12月升息的概率为55%,1月约为65%。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草稿中已经将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0.4个百分点,并建议欧洲央行暂时维持利率不变,以防止市场动荡导致经济增长和通胀面临下跌风险。而且,IMF建议一旦这些风险消除,则有必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随着有关美国经济、利率与汇率争论的升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金融风险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美联储过激的宽松货币政策值得我们深思。

泡沫膨胀边缘触及中国

考虑到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连续降息政策的可能出台将连带经济各个领域负面问题的出现。当前影响美联储政策决策的主要因素仍是金融市场信贷稳定和抑制房地产市场加速下跌问题。笔者认为本轮美联储远未结束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历程,到2008年一季度末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 4.00%-4.25%,对此,我们应当重点观察商业票据和三个月国债收益率的情况。美联储降息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泡沫化的加速器,并且随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美贸易顺差将面临很大的变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为流动性过剩支付巨额成本

目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积累了大量流动性。美联储停止升息脚步,日本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央行为了阻止本币升值步伐放慢提高利率的节奏。这些快速增长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可能流入到了中国为主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并不在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于持续多年的“双顺差”。在持续“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的热钱乘机涌入中国,并产生与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同样效果。统计资料表明, 2003~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而同期的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仅占43.2%,同期的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了56.8%,为4429.4亿美元,央行为此投入了超过3.6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如按5倍的货币乘数计算,这形成了18.2万亿元的广义货币,比同期广义货币16.1万亿元的增长还多出2万亿元。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和外汇流入不断增加,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增加为流动性过剩支出的成本。

游资促成非理性繁荣

今年以来,为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问题,我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在美国可能进入降息周期的前提下,我国如果继续加息将可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中国,从而进一步加剧中国外汇储备和流动性过剩问题、增加央行调控通胀的货币政策难度、加大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开放的压力。应该说,游资的进入将在国内包括房地产市场、股市在内的领域产生更多的泡沫,“非理性繁荣”风险进一步加大。我国央行不得不在中美利差、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目标之间做出选择。

诚然,一旦国际泡沫膨胀到中国,作为中资金融机构,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美国货币政策变化促使海外投资构成的潜在影响,如可能采取加强对资本流入监管以缓解降息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二是美元持续贬值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管理问题,包括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需要通过调整资产组合及时止损;

三是关注国际游资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

❷ 内保外贷的存在问题

新浪有借,利息按日计,随时还款。
网贷,基本都是贷一年,每月还款。
第一个月欠10000,倒数第二个月欠,10000/12,800多元
平均占用资金只相当于5000多一点。
网贷平均算下来,大概是利率25%~36%,
交1250到1800左右利息。

❸ 存贷率下调对外汇,股票有什么影响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和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益。

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货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

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

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人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

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❹ 今天央行为什么又降准了有人呢说是为了对冲资本外流,这是什么意思.

2月4日下午央行时隔32个月后再次宣布降准: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市场预计,此次降准可释放资金6000亿-9000亿元。

此次降准的目的并不是货币宽松。央行此前多次表明过维持“稳奖货币政策的观点,并释放出无意大幅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此次降准主要为了应对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资本外流。国家外管局2月3日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超过900亿美元,创下1998年以来的新高,意味着中国已出现资本外流。

二是外汇占款下降。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外汇占款新增6411亿元,比2013年少增了2万多亿元,是历史次低水平。众所周知,投放基歹币(基歹币属于央行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部门的负债)有两个主要渠道,外汇占款和人民币贷款。当外汇占款大量收缩,使得央行不需要再通过回收外汇来投放流动性,所以存款准备金率会下降。

三是经济增长乏力。我国官方1月份PMI和汇丰中国PMI分别为49.8和51.8,分别创28个月和6个月新低。这意味中国经济放缓加剧,有必要放宽货币政策以对冲经济下滑。

当然,央行降准向市场释放大量资金,对股市会形成某种利好。但是股市的运行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影响,降准有时对股市不一定有很大力度的积极刺激作用,有时股市还不把降准这个信号认为是一个有效促进行情上升的因素。

对比一下历史数据也能发现,降准和股市总体上没有必然关系。以最近三次降准为例,次日的股市表现有涨有跌。在2011年11月30日宣布降准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涨2.29%,深证成指大涨2.32%;2012年2月18日宣布降准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0.27%,深证成指微涨0.01%;2012年5月12日宣布降准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0.6%,深证成指下跌1.16%。

所以,降准没有拉升股市一点都不用奇怪。何况从监管层来说,可能也不愿意看到货币政策刺激到A股,因为昨日央行刚降准,证监会就选在今日进行第二批券商两融检查,这不能说是巧合吧。

以上就是对此次央行降准的解读,降准确实可以向市场注入资金,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对冲外资撤离带来你的不利影响,不过专家认为此次降准主要是以上的三个原因,仅供参考,毕竟政府不是什么人都能猜得透的。

❺ 汇率改革对银行外汇资金运用的变化何影响

1.美元贬值会导致外币理财产品滞销;
2.银行信贷支持是指什么呢?如果是外汇贷款,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企业对外汇贷款的需求会增加,但同时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却在减少(外汇存款会减少)。因此,银行外汇贷款会偏紧。
3.如果涉及外汇资金运用,同上。
4.外汇存款会减少,结售汇量会增加。

❻ 外汇储备减少说明什么

据介绍,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那么,中国外汇储备下降原因是什么?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国外汇储备数据,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最近几个月,中国外汇储备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币兑换为美元谋求升值。而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外储从2000年开始“野蛮生长”,从1600多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万亿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达39932.13亿美元。

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汇储备下降有三个原因

第一:和全球总体局势有很大关系。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走强非美货币集体大幅回落,人民币也在影响范围内。特殊性在于人民币处于国际化的过渡阶段,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抛盘,所以央行必须要动用外储去稳定人民币汇率。

第二:和出口的贸易顺差有关。由于受到全球消费疲软的影响,出口创汇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汇储备增加量在缩减。

第三:国家支持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如“一带一路”,使得我们对外投资的结算用人民币而比较少用美金,美元储备自然就会下降。

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外储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储将近4万亿美元时,大家讨论的是外汇储备“太多了”;现在将要临界3万亿美元,是对过去担忧的改变,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因为人民币贬值,所以恐慌性比较大,大家觉得负效应比较凸出。

如果从教科书的角度去看,一般一个国家能够应付3-6个月进口的需要、偿还外债的需要,那么外储就够了。但现在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规模,都跟传统教科书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流动过剩的局面是历史新变局。

但很难说破3万亿美元就是惊险的,很难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场环境,破3万亿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直线下降的情况会被打破,在一定时间内会有所改变。2017年将继续有增也有降,也会有新的情况出现。

❼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外汇会有什么影响呢 外汇汇率会受到影响么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外汇和外汇汇率没有直接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在央行存储的准备金就可以减少,那么,可以放贷的资金就增多,通常存贷款利率也会降低,这是在经济比较宽松的时候采取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也会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来刺激贷款,刺激经济增长。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老百姓的影响

1、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银行用来放贷的钱变多了,银行的贷款额度增加了,今后我们申请贷款会更容易。

2、我们知道,现在银行采取的是紧缩的贷款政策,特别是在房贷方面,很多银行都在缩紧房贷额度,很多人也因此申请不到房贷,影响正常的买房。

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的贷款额度增加了,房贷的申请难度应该会有所下降,虽然不保证房贷利率会下降,但至少可以减缓房贷利率上浮的速度。

(7)外汇存贷款下降后资金运作新情况扩展阅读:

下调举措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下调0.27%。

这是2008年以来,央行第二次调降“双率”,上一次作出类似决定的时间是在9月15日。与9月下调“双率”的做法不同,央行此次不仅将1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27个百分点,还对定期存款利率作出相应调整。

调整后,1年期的存款利率由之前的4.14%下调为3.87%。活期存款的利率则保持不变。1年期贷款利率由之前的7.2%下调至6.93%。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也全面下调了0.5个百分点,而不是采取之前的“仅对中小金融机构下调1个百分点”的做法。

❽ 假定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你认为这种调整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1.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2.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首先,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其次,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人们产生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本币贬值预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将推动本币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币汇率下降之后,人们存在汇率将会反弹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金供应将随之增加,造成本币利率下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之后能够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使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的增加,资金供应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将造成该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则有可能导致国内资金供应的减少,而资金供应的减少将影响利率使之上升。

❾ 央行降息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息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意味着银行的存贷款利息都开始陆续变低,这一情况的发生导致人们更乐意将钱取出来,随后银行便加大力度增加贷款的力度,从而在企业有了贷款以后,企业就能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可以能更好的盘活经济;
2、企业经济好了,股票的财报就比较精彩好看,股市也会跟着上涨,从而人们手中的钱开始增多,也会选择投资股市,投资实体,拉动消费,带动内需导致经济的上涨。
拓展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
监督稽核职能
银行法是进行银行监管的法律基础。银行监体系的活力,通过监视各银行机构的信用和流动性,保护存款人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分析定期报告和现场稽核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跟银行监管密切相关的是对支付系统的监管,中央银行有责任维护国家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开发它拥有的支付系统,并跟其他银行机构密切合作,使这些金融机构运行的支付系统更加高效和更加安全可靠。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改善其在支付系统中密切监视各银行日间头寸的能力。
支付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监督者,中国人民银行肩负"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等法定职责,建设运行了第二代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清算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为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提供结外,还为一些政府机关开设结算帐户,提供支付服务。

❿ 当代国际银行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急,谢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已明显呈现以下十大特征和趋势: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化;二是金融创新化;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四是融资证券化;五是银行经营国际化;六是银行业务全能化;七是银行资本集中化;八是金融业电子网络化;九是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十是金融监管国际化。

一、金融管制放松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普遍对利率实行管制,如制定存款利率最高限,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等等。虽然这些管制对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到80年代以后,这些早期形成的金融法规实际上已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金融管制对金融业的某些消极作用,也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西方各国金融创新的热情。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西方国家纷纷掀起了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浪潮。首先是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放开汇率管制,取消证券交易中的固定佣金制度;其次是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使其公平竞争;三是改革金融市场,放松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丰富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加强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相继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以及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国外市场的限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提出了新的金融改革方案,逐步放松对存贷利率的管制,力图改革其旧的金融体制。1999年底,美国还颁布实施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最终废除了形成于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中的主要条款,消除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行业壁垒;改革跨州银行法,统一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工商企业对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所有权,以此拓展金融机构的资本来源。在日本,放开利率的存款(包括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证券、大额存单和外汇存款等)在银行和其他金融储蓄机构吸收资金总额中的比重。从1989年起,日本对短期贷款基准利率的确定方法也进行了改革,以前主要根据贴现率确定基准利率,现在则考虑融资成本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在逐步放开利率的同时,日本还对其银行法第65号条款进行了改革,取消了银行与其他金融服务业之间的行业限制。日本《1981年新银行法》和修改后的《证券交易法》规定银行可以经营公债,同时允许证券公司从事大额可转让存单的交易,允许其设立中期债券基金,并用这些基金开设现金管理账户。此外,证券公司还获准向顾客发放以公债为担保、不限用途的贷款。在英国,1986年10月27日,伦敦股票交易所允许外国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允许交易所以外的银行或保险公司甚至外国公司100%地购买交易所会员的股票,此次改革被人们称之为金融“大爆炸”,其核心就是利率的自由化和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在1985年,欧共体推出了“银行业协调第二指令”的金融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一是欧共体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在本国获得营业执照以后,均可在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母国所批准的诸如存款、租赁、参与股票发行、投资管理等广泛的金融业务,而不考虑东道国的银行是否允许经营这类业务。二是在对待非成员国金融机构方面,遵循对等原则,凡给予共同体银行与本国金融机构同等待遇的非成员国,其银行也可在欧共体获得同等待遇。这一期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也逐步实行了金融体制改革。例如,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实行商业银行民营化;实行利率自由化;实行金融对外开放;放松金融管制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改革提高了金融效率,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90年代以来,虽然先后出现了诸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及亚洲金融危机等恶性事件,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碍了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但从总体趋势看,随着美国、日本、欧共体等西方主要国家金融改革方案的实施和生效,以及各国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各国金融发展必将渗入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因素。

二、金融创新化

一般而言,金融创新主要体现于期权和期货交易的发展,证券市场上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银行国际业务中货币和利率的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和远期利率协议等新的交易技术和业务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金融创新主要是逃避金融控制和资本管制,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即是欧洲货币、欧洲债券和平行贷款。在70年代,金融创新与60年代却有所不同,创新主要是转嫁市场风险,浮动利率票据、货币远期交易及金融期货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到了80年代,金融创新的进程日益加快,至80年代中期,金融创新达到高潮。这一时期的金融创新主要是融资方式的创新。根据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研究小组的报告,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为票据发行便利、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并被称之为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四大发明”。

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仍在持续,西方国家普遍放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管制,并为本国居民进入欧洲债券市场融资提供方便。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放松金融管制,使银行和金融体系更加面向市场。金融业竞争激烈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符合需要的优质服务,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虽然1994年和1997年爆发了两次金融危机,以及多次类似于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巨额损失案例,但这些并不能也不应阻止世界各国的金融创新,目前只是到了必须对金融创新的各种工具和方式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时候了。

三、金融市场全球化

金融市场全球化是指由于科技进步、金融创新及金融管理的自由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连接,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伴随金融的自由化,发达国家为了减少竞争成本、降低与防范投资风险,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寻求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在此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投入到更加开放和统一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潮流中,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相互联结,构成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运作体系,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距离,实现24小时不间断营业。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为了加速发展本国经济,实施赶超战略,不得不“打开门户”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大循环,由此而产生了大批新兴的金融市场。目前,香港、新加坡、巴林、巴拿马、开曼群岛等地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而且,这些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了“二级批发市场”和“中转站”。离岸金融市场不但促进了各国之间多边信贷关系和货币信用制度的日益发展,使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而且还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借贷资金的流入,以增加本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盈余,提高本国国际金融业务的技术水平,不断适应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该说,金融市场全球化既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全球性的金融活动,方便了国际投资,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各国金融市场联系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就越加深,只要某一金融市场发生动荡,就会迅速地影响或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引起不同金融市场的联动效应。因此,这种潜在的金融风险无疑对各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

四、融资证券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融资证券化”特征,即融资由银行贷款转向具有流动性的债务工具,筹资者除向银行贷款外,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股票及其他商业票据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向国际社会筹集资金,资金供应者在购进债券、票据后也可以随时把拥有的债权售出,转换为资金或其他资产。融资证券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不断通过创新金融工具筹措资金;二是金融体系的证券化,指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下降,而通过发行对第三方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对提高,即所谓资金的“非中介化”或“脱媒”现象。

80年代以前,国际信贷是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大大超过国际债券筹资额。80年代以后,国际债券的地位逐年上升。1981—1988年国际债券占国际筹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4%、42.4%、48.2%、45.3%、58.9%、70.9%、59.02%、62.8%。U85年国际债券在国际筹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国际信贷,此后国际债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这一比重已大体维持在70%左右。

在美国,融资证券化表现得最为显著,几乎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成为投资银行业新的角逐领域。首先,银行将其资产证券化,即将其应收账款或放款等较不具流动性的债权资产汇成一组,出售给第三者以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截至1988年末,银行证券化的抵押贷款已达7700亿美元。到1990年底,全美抵押贷款的1/3都已证券化;从1983—1990年,美国贷款销售由270亿美元上升到1900亿美元。银行资产的证券化,既减少了信用风险,也提高了资本资产比率。因此,它是大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将传统借贷市场与证券市场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其次,非金融企业筹资证券化,大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筹集资金。从1984—1989年,美国债券筹资额占筹资总额的比例依次为41%、55.7%、69.2%、82.3%、65.8%、63%。1990年以后,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在证券化进程中,商业票据的发行部分取代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1995年美国非金融公司通过发行商业票据筹集的资金与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基本持平。

近20年来,国际融资证券化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相对而言,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要快于股票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国际浮动利率债券的发行,它已成为当前国际融资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而且还刺激了各国的经济增长。

五、银行经营国际化

自80年代以来,金融管理的放松、银行经营风险的加大、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全能制银行的兴起以及跨国结算体系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导致了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跨国界发展,不但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

整个80年代,世界各大银行都致力于在世界各大洲、各个国家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行以及附属的金融机构,甚至建立非金融性质的分支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在此方面,日本银行的海外扩张的确是引人注目的。据统计,1983—1989年,国际银行业资产从22330亿美元增加到51392亿美元,其中日本银行的资产从4750亿美元增加到19672亿美元,增幅达330%,已占到所有资产的38.3%;而美国的银行资产从6080亿美元增加到7274亿美元,增幅只达19.6%,比重也仅占14%。

到90年代初,发达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银行,纷纷在其他国家广设分支机构,以壮大自身力量。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在6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5个分行。在韩国,截至1990年底,外国银行分行已达67家,外国银行设立的办事处也有60多家。有关资料显示:仅1992年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大银行中,境外资产平均比例达36%的银行就有25家,达27%的约50家,占19%的约100家,而且越是大银行,境外资产比例就越高,境外业务量也越大。

90年代以来,银行经营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的“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或消除,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各国金融业将不断开拓新的国际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将对其海外融资结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增加投资银行业务;同时,必将增加其表外业务比重,提供东道国不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六、银行业务全能化

80年代初,世界各国银行业限制逐步取消,银行业务全能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放宽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由于融资债券化抢占了银行的大部分存贷业务,因此从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陆续允许所有金融机构均可参加证券交易。例如,美国于1980年就允许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业务可以适当交叉;1984年允许不是联邦储备系统会员银行的中小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业务;1987年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包销地方债券、商业票据的抵押证券;1989年,又批准花旗、大通、摩根等五家银行包销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这些无疑打破了美国银行法禁止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规定,使银行业务向全能化迈进了一大步。在日本,自1983年以后,允许商业银行从事买卖国债业务3银行还积极、涉足于个人零售贷款业务领域。90年代以来,银行表外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银行与保险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去年年底,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无疑会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一场更为深刻的“金融革命”。该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允许金融机构同时经营多种业务,以形成“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级市场”。其次,从7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利率的日益攀升,企业融资出现了非银行化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于1980年决定在7年内取消利率上限管制。随后,加拿大、西德、日本等相继取消了银行存款利率限制。第三,解除外汇管制,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增强本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英国在70年代末取消了外汇管制;在80年代,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也逐步取消了外汇管制。第四,放宽其他各项金融限制,方便本国银行进入外国市场和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西方各国基本上取消了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1986年,英国展开了一场金融业大改革,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准许银行收购证券公司,伦敦证券交易所取消了最低手续费的限制,取消经纪商和批发商的区别等;西德则于1985年宣布取消了本国居民购买外国证券的限制和购买境外马克的限制,并从1989年起免征外国居民利息预扣税,等等。

由此可见,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专业化模式向“综合经营、综合管理”全能化模式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七、银行资本集中化

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各国银行迅速展开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这不仅导致了银行收益率的下降,银行资本/资产比率的偏低,也导致了世界各国银行业的相互兼并。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美国平均每年银行兼并数为300多起,是70年代的2倍、60年代的3倍,许多大银行甚至也纷纷走上了联合的道路090年代以来,这种银行兼并、联合的势头日益迅猛,并呈现出“兼并银行数量多、强强合并规模大”的特点。

在美国,1995年全美有逾1000家银行加入了合并行列,大大超过了上年550家的银行合并数。1996年11月20日,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与汉华银行合并组成大通曼哈顿银行公司31998年3月4日,美国富利金融集团宣布以16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波士顿银行。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的控股公司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这项合并金额高达726亿美元。1998年上半年,美国公司并购总值就已达9310亿美元,并高于1997年全年并购总额。在欧洲,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欧元的启动,为银行业的兼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而出现了一系列兼并活动,如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德国的巴伐利亚联合银行与裕宝银行之间、德意志银行与德累斯顿银行之间、意大利的嘉利堡伦巴地储蓄银行与安宝信银行之间以及法国国民银行与兴业银行和巴黎银行之间的合并等。1998年,欧洲全年并购交易总额已达8590亿美元。在欧洲单一货币的推动下,1999年第一季度的并购交易总额就已高达4680亿美元。在日本,银行间的并购则成为解决银行不良债权、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一种手段。1995年3月8日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宣布合并,成立东京三菱银行。1998年5月13日,日本最大的证券行野村证券与日本兴业银行宣布结盟。不久,富士银行与第一劝业银行宣布组成一家新的信托银行。

在发展中国家,银行业也纷纷展开并购活动,并掀起了一股热潮。发展中国家银行从事并购业务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迅猛,特别是在东盟诸国。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初到1998年6月,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并购数目已达200多家,并购资产合计已超过3000多亿美元,涉及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20多个发展中国家。

90年代以来,银行并购活动将银行资本的国际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如今,跨国银行已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和金融巨人。它既向全球吸收资金,又向全球贷放资金,成为货币和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见,这些活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银行业务向更高层次的全球化方向发展。

八、金融业电子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服务电子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基本全面形成,银行活动将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并将银行和客户、银行与银行、客户与客户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都在加紧实现金融系统的电子网络化,网络银行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的成因主要是:其一,全球性金融的激烈竞争,西方各国银行都将以优良而高效的电子化服务来争取客户,参与竞争,开拓业务。其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为银行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成为可能。其三,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联结纽带,成为实现全球昼夜24小时进行金融活动的重要工具。这些因素的有力结合,使得全球金融一体化深深地依赖金融服务电子网络化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国金融业电子网络化的时代特征。

九、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

从金本位到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工;从60年代美国在西方经济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到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日益趋向多元化格局的发展历程。90年代以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美元为主、日元和马克为辅”的国际货币格局;90年代以后,美元地位有所削弱,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地位则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马克三币并重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

这一格局的产生主要在于:其一,除美元以外,日元和马克是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中使用最多的货币。1988年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总额的货币构成,美元为65%,德国马克为16.2%,日元为7.2%。截至1988年底的5年内,各国外汇储备总额增长48%,其中美元增长34%,而日元增长1.28倍,德国马克增长1.18倍。在1983一1988年期间,24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债权中,美元所占比例已从75.7%下降到57.8%,马克从6.4%上升到10.1%,而日元却从3.4%上升至10.7%。其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为了防范和避免市场的波动风险,在货币的选择使用中,特别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上,美元、日元、马克三币优化搭配组合的战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国际银行贷款总额中,美元虽占53%,但日元却已占13%。从区域来看,在印尼、马来西亚的外债中日元已占30%,而泰国已占40%。马克在欧洲货币体系的一篮子货币—欧洲货币单位分配比例已占34.93%。马克在外汇市场交易和金融业务中的比重已超过30%,成为外汇市场上仅次于美元的重要货币;马克作为投资货币的规模也日趋扩大。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无论从国际贸易结算手段讲,还是从储备货币讲,欧元都将成为美元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目前欧元一路走软,但它必将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伴随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欧元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欧元最终成为欧盟单一货币之后,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必将有所增大,而美元的主导地位将会相应有所削弱。可见,一个以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正在形成。

十、金融监管国际化

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而银行资本/资产比率却不断下降,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效率和市场发展,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无疑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988年,西方十国集团及卢森堡、瑞士的中央银行代表,在巴塞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筒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对资本充足性比率、资本内涵的概念、风险加权的计算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自该协议通过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资本/资产比率。实力较差的银行通过销售贷款和减少信贷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而实力较强的银行则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增加资本,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该协议的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抑制了银行增加资产的冲动;二是促使各国政府去监督银行而不是靠对银行的经营活动施加种种限制去控制它们。

在证券业的国际监管方面,自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证券市场连锁反应以来,西方各主要国家除了加强对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外,也开始注意到了证券市场监管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证券市场